我經常購買原文書,閱讀原文書可以精準收到作者所傳遞的訊息,我對於自己想閱讀的書有一種很敏銳的直覺,這本《Essentialism》就是依循直覺買到的好書。

上了年紀之後,對於時間必須要很講究,講到時間就進入價值觀的取捨,重要性和本質成為生命中不斷演練的思考,從書架上挑這本書就源自於自己對生命的珍惜和體會。

我打算從養生的方向分享這本書,我把哲學書和自我成長書都歸類在養生書,我所推薦的名稱和健康無關的書都被我歸類在養生書。

我訂做自己的工作,過程中努力簡化工作細則,移除很多不重要的事和不重要的人,越精準熟練越能體會不重要的事情果真很多。

每個人都很努力經營病痛,這是我不斷觀察到的現象,問題的真正核心是瞎忙,因為想討好所有人,因為想得到的太多。

學不會取捨的結果就會生病,因為不重視健康,因為不愛自己,我最強調的是幾乎每個人都忙到寧可捨棄睡覺。

 

我當過公司負責人多次,擔任過公司部門主管多次,這些工作經驗留給我最深刻的體會是取代性,因為不論你多麼傑出優秀,依然有人可以取代你。

我的目標不是無可取代,是讓自己保持在很難被取代,就是創造很難被取代的價值,努力訓練並且集結一群很難被取代的人。

從讓身體休息體會到「少」的威力,進一步體會到「少」具備一種力量,透過「少」形容有點籠統,「精準」就是「少」的另一種詮釋。

作者透過「懂得選擇」交給讀者「專準主義」的核心思維,字面上並不容易懂,因為現代人的確都忘了自己還有選擇的能力。

進一步說明,「必須」其實不是選擇,當你懂得更精準的做出取捨,你可以選擇開除老闆,而不是為了薪水而委屈求全。

「懂得辨別」和「懂得取捨」是另外兩個核心思維,從養生的角度,身體和醫療之間必須先明辨,治療的定義必須明辨,對於把健康交給身體或是交給藥物就會出現精準的取捨。

 

我講授養生,對於養生的體悟從斷食的經驗而來,我期許走在身體之道的人有能力做出拒絕醫療的選擇,這本書的所有論述完全應證我的心路歷程。

我所謂拒絕醫療還包括拒絕檢查,完全信任自己而且信任身體的人很清楚明辨身體的能耐,而且清楚檢查背後存在非必要的門診和毫無尊嚴的恫嚇。

這部分必須探討一個主題叫做目標,如果你的目標是遠離病痛,那就必須很務實的進入身體之道,因為任何和醫療連結的思考和行為都會在某一刻吞噬掉你的信念。

目標很重要,如果你清楚人生不是只有錢和情,那是你已經領悟身為人存在服務他人的工作。

清楚人生奉獻的方向就不會被錢和情綁架,可以做出非常多的捨棄,時間就會用在對的地方,因為你有堅定的理由。

我並不強調錢和情完全不重要,而是在你清楚自己的用處和價值後,錢和情驚協助你分出更多時間和精力,而不是剝奪你的時間和精力。

 

「最主要的事情是讓最主要的事情成為最主要的事情」,柯維大師的這句話經常被我引用在養生課程中的重要性提醒。

人生的所有問題都可以濃縮在時間的運用,而時間運用也就是重要性的排序,我從蓋棺論定的反思追蹤到價值觀的偏差,領悟到生命問題的核心都是不認識自己。

此哲學思維在下個世紀依然會是人類存在價值的爭議,畢竟人都是在不停的摸索和碰撞中找到自己的存在價值。

閱讀為我點亮人生的路徑,很多人不解我對於醫療的觀察,那是一種迷宮效應,因為腦袋中的軟件都已經僵化。

我從專準主義的概念去回溯自己的志業選擇,關鍵的取捨就在戳破醫療所有謊言的覺悟,知道那是人性必然會導演的一齣醜陋的戲碼。

養生必須回歸身體,這個方向無可取代,而回歸身體就必須熟練斷食,這是和身體對話的關鍵體悟,問題是有多少人願意放下身段而且虛心向身體求教了?

 

我講述身體的時間軸以及身體集中火力處理要事的能耐,完全和專準主義的中心思想遙相呼應,書本封面的圖案就交代了雜亂無章和能量聚集的分野。

把食物、藥物、添加物等肆無忌憚的往身體裡面存放就是現代人的生活寫照,對於藥物副作用之間的交互作用更是完全驗證封面那個毫無章法的圖示,必須再強調那個完全沒有意義的追加,也就是疫苗。

身體的價值觀很明確,優先順序很明確,執行方案很明確,但是維持隨機調整的彈性。

身體是專準主義的奉行者,身體是最理解如何取捨的單位,呼應我們經常分享的概念:身體不會犯錯。

專準主義的副標在封面上是這樣寫的:對於少的有紀律追逐。想起我在《初斷食》書上所分享的斷食七天心得,那句「一星期有八天」只有參透斷食的人心有戚戚焉。

這不就是「少即是多」最佳的詮釋?似乎所有生命的提示都指向「專注」,也就是那一條無限延伸的直線。

 

閱讀《少,但是更好》後,記得時刻自問:「這一刻,什麼事情最重要?」,很容易懂的道理,總是很容易就失焦的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