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行各業都進行年終回顧與新年展往,關注出版界的我留意到台灣的年度暢銷圖書,各通路的統計不完全相同,注意到幾本我熟悉而且很受用的書。

今年個人最推薦的書《一如既往》得到多數人的青睞有點令我感到意外,這本書比較白話一點是在解說不會改變的生命現象,可是在我讀過《底層邏輯》之後,我更簡單的說法是西方版的底層邏輯。

如果你兩本書都已經閱讀完畢,多少會一些和我類似的感受,我覺得《一如既往》比較好閱讀,《底層邏輯》的深度偶而燒腦,可是共同點是兩位作者都很優,他們的思考遠遠超越人類的平均水平。

很多通路都名列前茅的暢銷書是《我可能錯了》,稍微回顧一下這本書的內容,容我這樣子詮釋:《我可能錯了》就是哲學版的《底層邏輯》。

我的思考出現奇妙的串接,願意認真思考自己可能犯下的錯誤之餘,進入《一如既往》的路徑顯得順暢許多,接著被《底層邏輯》一棒敲醒。

讀一本書不感覺到受惠,或者不感受到有被洗滌,應該會讀不下去,一本會讓你一口氣不間斷讀畢的書就具備如此神威,《一如既往》和《我可能錯了》是我今年唯二閱讀中不想停下來的著作。

 

如果你是熱衷閱讀的人,就當我推薦好書,萬一閱讀不是你的樂趣,就當聽我述說讀書心得。

我書架上面類似的書目應該有幾十本,就像對於探索健康的正解充滿好奇,年輕時看到生命真相的撰述充滿好奇,就這樣一本又一本的收納。

很少人知道我年輕時開過書店,後來自覺那是生命非常強力的暗示,我開店的主力是分享音樂,為了提升門市的質感而增加圖書的項目。

記得曾經雇用一位喜歡閱讀的男性員工,我一度請他推薦閱讀書目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人性的弱點》,我讀了卻沒懂,也不會應用。

多麼重要的體悟遲到了好些年,讀了不會用等於沒有讀,學了沒有執行等於沒有學,原來做中更要學,原來行中要多所領悟。

尤其熟練現階段的工作後更能體「做中學」的道理,我們說養生而不說養身,因為生命和健康的道理都一致,論述生命必也論述健康。

 

熟悉自律養生教學的中心思想,然後有幸經歷《底層邏輯》的文字洗禮,你對照傳統醫療,同時回顧自己從斷食中所獲得的啟發,赫然發現自律養生所分享的就是養生的底層邏輯。

缺乏演練的底層邏輯不免生疏,可是不少願意打開養生底層邏輯的人被家人把門強力關閉,勒令不准再吸收不被上層邏輯接受的不存在的邏輯。

認同「斷捨離」就會認同「精準主義」,也就是所謂的「少即是多」的藍圖,我們的身體和我們所擁有的生命在精準的講究中會合,上層邏輯清理後,底層邏輯露出強光。

經驗告訴我,不需要辯駁不認同,可是絕對不能被人數眾多的反對聲浪吞噬掉,我們驗證過了,時間和真理站在我們這裡。

時間和真理一直都在密切合作,人體是進化的極品,我們的身體擁有最完備的進化紀錄,身體的真相居然暗藏在人類認知的底層邏輯中。

有那麼一天,當你非常篤定身體足以征服一切侵犯或干擾,同時將發現吃了好久的藥物只是人類商法中的一種遊戲品項,你做何感想?

 

日本學者船井幸雄從一本《生命潮流》忠看到「百匹猿猴現象」,他後來出版《第一百隻猴子》,針對改變世界提出他的觀點。

「原本只屬於少數人的行為或情報,一旦傳到一定程度,只要再加上周邊條件的配合,就能夠傳達到整個社會。」

我曾經以不同人在不同地區同時間有相同的構想解釋「百匹猿猴現象」,那不叫傳承,而是巧合,可是在人類世界的版圖中,巧合就一定是巧合嗎?

真相的存在不一定得到人類認知的肯定,人類的故事之所以精彩絕倫,是因為人類最擅長造假和撒謊,從這個角度,「底層邏輯」很無趣,真話多半不好聽,也難怪自律養生的接受度不會高。

《底層邏輯》有一段文字:「當一個人屁股決定腦袋時,你應該做的事情,是對他說「這對你有利」。」作者要讀者思考所言「是事實?是觀點?是立場?還是信仰?」。

你喜歡在生命的終點赫然發現所有真相都被蒙在鼓裡,還是趁早知道真相,然後走進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生命路?

 

(如果你有愛某人的理由,你並不愛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