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養生實踐家之旅176》 生病是集體偏見
很仔細的審視《癌症不是病》這本書的封面,副標寫著「它是身體的療癒機制」。
我相信有人馬上就附議,而且深表贊同,可是還是有不小比例的人無法理解個中道理。
病是什麼?聽聞這個問題,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想像,那個生病的畫面好清晰,也許連生病的人都連結很深。
生病是認定,病痛纏身的人非常確定自己身上有病,照顧病人的家屬也認為被照顧者是真的生病。
醫護人員對於生病的事實更是毫不猶豫,處理病痛的人接受人一定會生病的認定。
是的,當我們都認定生病是必然,或者說會生病是事實,人生路上和生病的連結就很深。
生病是人類針對身體出現異常的定義,生病是身體出現異常的人需要接受照顧的觀點,生病和健康形成強烈對比,生病就是失去健康的結果。
因為定義,因為經驗,因為強勢認定,生病形成一種心態,類似於關注的物品或現象盤據了意識。
好比重視紀律的人循規蹈矩,生活很有規律,事情都因為有計畫而順利圓滿,自律可以是一種心態。
好比金錢至上的人用錢解決事情,腦袋裡面隨時都想著賺更多的錢,這種思想連結到人際關係和工作環境,金錢可以是一種心態。
長壽村的全球研究透露一個事實,長壽人住的地方沒有生病的心態,他們不是沒有醫院,是沒有生病的概念。
研究疾病的學者有的聚焦於食物和環境汙染,有的聚焦於情緒和壓力因素,絕大部分忽略了人類意識中對於生病的觀感。
當緊張、壓力、擔心、懶惰、無聊、挫折、過度飲食、睡眠不足以及壓抑的憤怒等因素,都被學者明確的連結到身體的疼痛,我們有理由相信生病有其發生前的停損點。
把疼痛定義為有病,就會往有病的方向發展,清楚疼痛有來自壓力荷爾蒙的背景因素,就不往有病的方向思考。
當你無端走進醫院,也許就無端的被診斷出很多潛在的疾病,那真的是無端,因為沒走進醫院,這些病都不會是病。
從醫療的立場,他們很肯定這就是有病,因為數字不正常,因為身體呈現風險,在他們的觀念中,異常就得處理,生病就得治療。
醫療方所看不到的是每個人身上存在強大的自癒力,當我們在生活中專注培育療癒力,身上的異常就會被身體糾正,往正常的方向去。
無端走進醫院的背景都是認定生病是必然的聲浪,這就是人類世界最典型的從眾勢力,集體偏見形成強大的主流,錯誤認知形成強有力的商法。
於是,生病被經營成一種商品,生活中處處是經銷疾病的言論,思考中隨時都存在有醫院真安全的概念。
疾病成為一種產業,醫院成為製造生病的工廠,絕症被定義出來,永遠好不了的慢性病也被定義出來。
有一位完全看懂疾病生態的醫生以「不是長大就是長腫瘤」形容四分五裂的人生,她寫的書名是「恐懼療癒」,因為她看到的病是恐懼。
仔細分析解構接受生病定義的心理素質,沒有意外,恐懼都在,他們多半不知道身上真正的病是恐懼。
恐懼是如何發生的,恐懼來自於醫療產業的疾病行銷,恐懼也來自於醫生們的語言恐嚇,刻意非刻意,有意或無意,恐懼鋪天蓋地存在。
不能忘記全球施打疫苗的恐怖行銷,幾乎每一位打疫苗的民眾都帶著恐懼前往,不恐懼的醫護人員最終因為疫苗後遺症而拒絕疫苗,恐懼在他們心中終究出現。
養生養到恐懼不離去,那不是養生,養生養到依然接受生病的定義,請繼續精進。
生病是一種集體偏見的現象和結果,養生是少數人的覺悟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