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養生實踐家之旅173》 雙重認知
兩個人在一起聊經驗也聊看見,聊得很起勁,聊得很過癮,聊的過程,彼此都為那個片刻做出情緒總結。
後來兩人因故撕破臉,回想起過去的情誼和聚會,曾經聊得很投緣的時光被定調成無聊的時刻。
我們都有類似的生命經驗,不論是交友或是談感情,有時候搞不清楚是交談或是交心,還未找到自己之前,這是人生的常態。
多少人每天忙工作,工作是職責,工作提供一份收入,下班後只知道疲累,只想快速回家休息。
有時候回想和雇主在一起時的自己,繼續回想和部屬在一起時的自己,和回家後和家人在一起時的自己,感覺有好多種面向的自己。
想到愛,想到父母,想到伴侶,想到孩子,不曾想到自己,從未發覺到自己一直都在認知系統之外,忙碌生活中似乎有自己,似乎也沒有自己。
從小學習語言是人類的本能,文字成為人類認知與溝通的工具,文字是語言的成分,語言是文字的顯現,文字和語言不可分割。
語言外顯,文字內建,兩者搭建了成長的旅程,生命走到特定階段,語言還在,文字似乎也還在,文字似乎已經不在。
語言學習成效好的人將思考和語言融合,學不好語言的人在學習過程中把兩者分開,人類最常犯的錯是把不能切割的存在分成兩部分。
用腦學習的教育方式最終證明是失敗的教育,用不上的學習內容最終都煙消雲散,強化了外顯的自我,無視於內在我的存在。
內在的自我在功利的競逐中被隱藏,我們把生命投注於忙碌的時間軌跡中,一種認知系統被訓練得很突出,另一種很可能永遠被埋葬。
說和做區分成兩個自己,人類的禍害災難都源自於透過說來演,說的都是假的、虛擬的,而疾病就隱藏在這一條錯誤的認知中。
創傷和重症之間的關係不斷被發掘出來,因為不能說,因為不好說,因為不應該說,因為不知道跟誰訴說。
隱匿創傷的人一樣會說故事,說的是可以說的故事,敘述的是自己很擅長的精采故事,刻意演或非刻意演都行,結果都不是真正的自己。
所有創傷後症候群的療癒都從揭露創傷真相開始,好轉發生在當事人願意說出來之後,康復發生在當事人願意以文字表述之後。
所有療癒的故事都是兩個認知系統並肩合作的劇本,語言、文字、認知之間的綿密關係無法捨棄任何一項,最重要的是發掘出自我意識中樞裡的真相。
談心的對象扮演關鍵性的角色,值得信任的專業諮詢對象也是關鍵的角色,我們都必須在人生旅途中結識這樣的對象,最棒的是他同時是你的親密伴侶。
重症犯者通常不清楚這才是最務實的療癒,在傾訴和傾聽的過程,那件導致和自己隔離的事件終於被掀開來,這才是本事的最好詮釋,本事就是本質的故事。
為什麼我們會生病?因為從小就被教育要做別人所希望的自己,這種事實真相說出來不可思議,重點是這幾乎是八成的人所經歷的童年。
為什麼我們會生病?因為從懂事以後,我們很習慣跟自己對抗,達不到社會或長輩的期望之餘,我們厭惡自己,我們習慣壓抑自己的憤怒和不安。
為什麼我們會生病?因為我們不但遠離自己,和自己對抗,我們也遠離身體,長期和自己的身體對抗。
我們以為不說就不會有事,我們以為隱藏在心中就沒事,真正的自己和身體都不喜歡如此的封閉,壓力荷爾蒙因此滿載,身體處處都是不明的疼痛。
兩套認知系統在我們身上,我們很熟悉那一套迎合和掩飾的系統,我們很熟悉那個不是很真實的自己,我們很熟悉那個不知幸福感座落何處的自己。
和自己對話之所以重要,和身體合作之所以重要,因為健康與幸福的泉源就設定在這些內在融洽中,找到自己之後,健康起步,人生才起飛。
(智慧是對認知失調的寬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