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三年級修血液學,那是我首度領悟到何謂「領悟」,當時我負責全班同學的筆記整理,必須很認真的聆聽授課老師的每一句話。

記得有一堂課講到溶血性貧血,授課老師林守田醫師說明了脾臟的功能,重點在脾臟是如何代謝掉異常的血球,還記得身旁好多位同學一頭霧水,而我在那一堂課中醍醐灌頂。

那是對身體意識最早的認識,其實我沒有比身旁的同學聰明,回想起來是一種態度帶領我進入很難得的貫通,我很願意為人服務,我很認真的履行身為班上筆記組的責任。

學習的態度引領我理解,那個態度是主動積極,那個態度不假他人之手,40多年之後,一樣的態度讓我有機會領悟真正的療癒。

當我開始站在講台上授課,對於台下的眼神留下深刻的印象,我記下那個充滿希望的眼神,我也記下很肯定說「我要」的眼神。

眼神來自靈性的意識,為何眼神可以透露出靈性的堅定意志,生命經驗解答了我的疑惑,有人維持靈性和認知之間的暢通,有人因環境的引領繞過了重要的通道。

 

場景移到醫院的化療診間,幾位病患因為做化療而彼此認識,他們相約去做治療,也會私下聯絡打氣。

有一位病患消失了,其他人知道他的遭遇後深受打擊,可是在這些從醫院所傳出來的故事中,偶而會出現令人振奮的個案。

我在病情惡化和逐漸康復的對比中,看懂那關鍵的態度,或者說是求生意志,有些病患被恐懼吞噬,有些病患靠著意志力征服了病魔。

其實根本都不是接受什麼治療的問題,也不是病人是否接受治療的問題,是病人的眼界如何解讀生病的問題。

很多醫生在自己罹癌之後真正認識癌症,癌症是個性病和業力病的說法不脛而走,讓我回想起那炯炯有神的雙眼,對比那放棄奮鬥的表情。

如果說生命很美好,問題是生命要如何串接美好,如果知道生病不美好,問題是美好的生命為何會屈服於不美好的病魔。

 

回到靈性的意識顯露在眼神中的神奇力量,我所領悟的就是為自己的生命獨力承擔的態度,我們到人間瀟灑走一回,就是要學習並且展現這樣的態度。

在面對面諮詢中分享孤獨的意境,提升自己就是孤獨路,練習空腹也是孤獨路,最神奇之處是孤獨的意境不孤獨,因為關愛你的人也在經歷他的孤獨。

經營生命必須適應孤獨,經營健康也得適應孤獨,從積極主動的態度看到孤獨,也從義無反顧的身影感受孤獨。

我們何其有幸可以生活在飲食無缺的環境中,幾乎所有人都收到生命的暗示,感受到吃和病之間的關聯。

我在親自帶過的學員中,看到一種獨領風騷的智慧,當斷食的資訊進入某些人的認知中,他們從孤獨的意境領悟養生的秘境。

在猶豫不決和堅定不移的對比中,那雙連結靈性意識的眼神和我產生共鳴,我告訴自己,這就是美好生命的一種展示。

 

療癒是什麼?療癒就是我要,我要就是我願意,療癒就是我願意付出最大的努力去成就生命的託付。

場景再度回到我在授課的教室,底下有「我要」和「我願意」,也有「我不確定我要」和「我不確定我願意」。

聽到學員說「試試看」,我總是不厭其煩的提醒「要超越試試看」,我請學員發掘出最堅定的願意,懷疑的眼神和靈性的距離相對遙遠。

多少學員以評估的眼神和態度進來營隊,療癒路是直覺和眼神的謀合,不是反向操作,意志不堅定的人消耗自己的生命,也耗損引導者的能量。

我以最堅定的口吻說明探索根源的養生之道,每個人對生命的領悟都不相同,圓滿人生需要不斷進步的態度。

我在人生最成熟的階段見證療癒的故事,接著以身體之道定義這個學分,身體懂,靈性知道,我們都必須接收身體和靈性的智慧。

 

(當人們打開心門會發生什麼事,他們的狀況改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