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我面前的是接受手術移除病灶的女士,我在談話過程中收集她的人格特質,必須在談話結束前提醒對方接下來調整的方向。

手術摘除的事情無法改變,必須改變的是習慣,當事人最應該認清的是源頭,習慣性的不開心必須要根除。

根除就是從根拔除,可是根在哪裡,不知道根的位置要如何把根拔除。

根是你所在意的事,多半是一個人,或幾個人;根是價值觀,是你最重視的事,多半是不能丟臉的事,多半是別人眼光中你的能力或你的表現。

不如意就不開心,有些不開心可以說,有些不方便說,有些可以直接開罵,有些則在忍耐許久之後,不是嘴上引爆,就是身體裡面引爆。

幾乎所有重症都可以歸納至那個在意,而且都是習慣性隱藏的情緒,人最普遍的心理素質就是執著,印證了台灣民間所說的「死人個性」。

 

根不是病灶,病灶不是根,好比痛的地方不是痛的源頭,這一段描述分離了身體和醫療,也分離了疾病的本質和疾病的治療。

談到被發現異常的病灶,在沒有心理準備的情況下做出配合醫療的決定,當事人是否害怕,旁人心知肚明。

如果可以尋求第二意見,你會不會考慮?如果有另一位醫師研判可以不需要動刀,你願意相信誰?

病灶移除了,然後呢?切掉子宮的沒有想法,切掉卵巢的繼續迷路,切除纖維囊腫或良性腫瘤的對於接下來的調整依然狀況外。

停下來思考一下,這種肅殺的氛圍是如何形成的?身體持續沒有起色是什麼情況?

相信醫生的人都抱持身體只會更壞不會更好的念頭,人會老化合理化他們的負面思考,醫生的恐嚇性語言形塑了身體往壞處走的觀念。

 

癌症和腫瘤細胞被證實有大量的胰島素受體,代表體內胰島素過高形成致癌的高風險,進一步研判每天施打胰島素的人和癌症之間的距離。

胰島素也經證實是現代人體內影響健康的神奇因子,為何是胰島素?為何現代人身上的胰島素普遍過高?這些問題不探討病灶,探討根。

醫生不會跟癌症病人談胰島素,醫生只對糖尿病病人說胰島素,可是病人多半不理解胰島素的全貌,更不可能知道胰島素的來龍去脈。

沒空思考的醫生和沒有習慣思考的病人,造就了今日只問病灶而不問根源的現象,民間的所有養生教條都在根的附近繞路,連養生專家都在聽到斷食的第一時間選擇另一條路。

你認知中的斷食不是斷食,這句話像極了馬克吐溫那句「你所認知的真相不是真相」,很多人聽完我們所陳述的斷食,回答說「原來斷食這麼簡單」。

其實根本不是簡單不簡單的問題,是追根究柢的問題,身體作主是根,大腦作主遠離根,因為大腦選擇舒適,不會選擇陌生。

 

我談了兩種根,一是在意,它牽動到情緒,另一是胰島素,它所連動的是民間所奉行的飲食習慣,是造成身上毒素過度囤積以及胰島素失衡的日常。

人體存在不可思議的奧妙,人們很習慣切開生理和心理,最難深入這兩者和腸道的關係,也不容易連結腸道細菌和情緒的關係。

最遙遠的真相是斷食串起了這一切路徑,不僅穩定了胰島素,也安撫了情緒,執行斷食的人回到身體作主的根,熟悉身體的人發掘出從未擁有的自信。

研究胰島素受體的科學發現卵巢細胞擁有多於其他器官的胰島素受體,在生物的進化學理中,食物取得不易和生殖系統之間取得難得的默契,卵巢背負了傳宗接代的責任,卻意外成為婦科病變的源頭。

操控婦科病變的是過量的胰島素,造成過量胰島素的是每天一定要吃三餐的頑固,討論至此,如果說頑固也是根,執著也是根,你是否同意?

從願意學習到願意執行是很單純的一段路程,我們陪同每一位學習意願高的人到他們獨立,看著他們改變,看到他們出現自信的笑容。

 

(當根夠深,不會懼怕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