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似、進一步檢查、切片、門診看報告,確認沒事,或確定長了東西,一段從頭到尾都是被動的路徑,最終可能沒事,也可能一輩子都有事。

從以上的文字中挑出關鍵字「被動」,所有接受指令前往醫院的採檢體或檢查的程序,當事人沒有任何主張,除了聽命行事,就是聽天由命。

繼續挑出下一組關鍵字「沒事」,表面上沒事,可是這種沒事的告知依然會發展出有事,因為被動和有事之間存在連帶關係。

最後的關鍵字就是「有事」,有事可能會一直都有事,也有可能會沒事,可是當事人一旦沒搞清楚沒事的癥結,沒事最終還是有事。

以上四段可能讀起來一頭霧水,沒關係,因為這本來就不是腦袋可以理解的範圍,透過讀書考試的邏輯思維來解讀這些文字意涵,說懂不是真懂。

想想你談戀愛的時候,是心在做決策,還是頭腦在主導?今晚決定去哪吃飯是頭腦的意見,還是心的嚮往?

 

原來,原來,人最大的問題都不是生活上或是人際相處上的問題,是沒搞清楚是心在做主還是頭腦在決定。

我們說開心,從來都不曾說開腦,腦是因為開心而受惠的一個單位,因為試圖取悅對方而選擇對方喜歡吃的餐廳,千萬不能誤以為這是智慧的選擇。

我們說傷心,雖然是對方說了令人失望難過的話,這句話由大腦研判失格或不講理,可是到底是不順心還是不順腦,經常很混沌。

站在講台上說明食物的本質,名稱只是引導,解釋食物的分類只是理解身體是如何因應我們的飲食,名稱是方便說明,解說身體的負擔是意圖引發減輕身體負擔的動機。

學習養生不是求學問,鑽研學術理論的結果就是前述所謂的有事,沒搞懂就不會做的結果,就是前述所謂的被動,就是不養生。

很多生命哲理需要閱歷來提升領悟,很多身體裡面的脈絡需要和身體互動才能體悟,旅遊達人不會待在家裡研究風景,養生老師不會關在屋子裡鑽研黃帝內經。

 

面對一堂課的多位學員,有人帶著心前來學習,有人只帶頭腦來研究,師生互動除了學問的探討外,不能遺漏心的交流。

我見過帶頭腦來學習,最後留下來的,因為心開了,我也帶過帶心來學習,最終心被頭腦勒令關閉的,不需要探討心為何關閉,只需要期待心有機會開啟。

問問題是學習的好習慣,可是提出問題得到解答後,要能舉一反三,很多人的學習方式是經由大腦思辨追根究柢,學了很久,學了很多,什麼都沒做。

斷食屬於實證課程,不經由學習催出動機就不會做,做也不會成功,當你不清楚身體如何因應,錯誤的想像導致心門關起來,做了也白做。

研究學問不會讓身體的毒垢消失,也不會認識身體有多少毒垢或有哪些毒垢,在我的教學經驗中,真正體會身體藏汙納垢實力的都是斷食做的持續而且持久。

學校有術科教育,譬如音樂、工藝、美術、體育、舞蹈,這些課程的老師不可能帶著學生紙上談兵,學鋼琴不可能只學習樂理,而不實際練彈。

 

再舉懷孕母體為例,我深信主導人體實驗的科學家可以領悟到一定的程度,可是屬於進化的微細節,或是人類智慧無法觸碰的範圍,科學家也只能讚嘆人體的奧妙。

說明母體的腸道進行菌相的演變,這裡面有細菌和生物體的生物默契,也有人體的生物設定,繼續追問何謂生物默契,或何謂生物設定,不是不行,是對進一步認識自己的身體沒有幫助。

課堂中一定會說明何謂生物默契,何謂生物設定,可是無法用寫論文方式解說,必須透由案例或故事,目的不完全要學習者了悟,而是有行動的意願。

這就是庭園林鶯的範本之所以這麼重要,你不能問我為何細菌要協助小鳥增胖,我也很難告訴你為何細菌會協助小鳥減重,應該要深入思考的是人類的養生邏輯為何幾十年來荒腔走板,導致目前是進退失據。

說正念會帶領脫離困境,說放下會迎來美好際遇,這屬於心所領受的範疇,不是頭腦所統御的領域。

自然界的生物默契和哲學思維的頻率之所以相近,因為那是心看的世界,不屬於腦所穿越的領空。

 

曾經在電視專訪中回答主持人「掛病號前先問過身體」,好抽象的說法,好難懂的意境,不是意圖故弄玄虛,當時真正的意思是:心懂身體,頭腦不懂。

 

(教育頭腦而不教育心,等於沒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