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養生實踐家之旅092》 中心思想
餐館林立,有些餐館提供飽足,有些餐館則提供品味,前者聯想傳統小吃和自助餐,後者連結到網路上有口碑而且評價高的主題餐館。
中午時段的商業區,人群從辦公大樓流出,集中在附近的所有餐館,在有限的時間內,上班族的訴求只是飽足。
每年都想換工作的上班族不少,每年都換工作的上班族也不少,不論是不滿意薪水或不滿意工作環境,改變的目的是需求更好。
有人有勇氣追逐改變,有人但求安逸,再怎麼對工作不滿意,只要有錢可以領,就繼續委曲求全。
聽說有等待被資遣的心態,深覺不可思議,留在工作崗位就等著老闆拿出一筆錢,把你趕走。
飽足一餐的觀點很類似有一份工作,只要有飯吃和只要有錢領幾乎源自相同的動機,職場中擁抱這種心態的比例已經很高。
我曾經服務於雜誌社,負責每個月一本有主題的雜誌出版,那是一份每天都必須有進度的工作,因為工作行程固定,沒有混水摸魚的空間。
由於雜誌社的主要收入來源是廣告,當封面都可以被特定公司高價購買,雜誌社的中心思想被金錢打包,我開始懷疑這份工作的價值。
有錢能使鬼推磨,我們很難推翻這句話的真實性,我深信每個人心中都保有一顆遠離這句話的正義感,唯獨正義感經常抵擋不過錢坑的現實。
只要有錢和只要吃飽既然同源,有錢和有鬼既然是等號,不打算同流合汙的那顆心期待看到另外一片天空,畢竟身外之物不應是人生的主題。
我們都需要身外之物來維持營運,我們也都需要身外之物來維持生計,可是生存的目的絕對不是掙得金錢,生命不因成為富豪而圓滿。
身外之物是結果,不是目的,領悟這個道理之後,我的生財之道不再是透過勞力,期許自己的價值能夠反應身外之物的數字。
到了我這樣的年紀,走進告別式的機會增多,在告別式現場,想起這個人一生,我的思維總是圍繞在意義和價值面,他的人生貢獻了什麼?
我總是在那一刻自問,人來此一遭要做什麼?他這一生遺憾嗎?還是他已經不虛此行?
我的原生家庭所賦予我的價值觀被自己的成長體悟一路拋棄,因為那是一種虛假的包裝,無法展現真實的生命價值,我深知要面子終究會失去裡子。
曾經在領一份有點安全的薪水和累積可能沒什麼安全感的實力之間做取捨,我選擇了後者,曾經婉拒一份高薪的邀請,因為不希望時間被金錢綁架。
我投入養生教育存在別開生面的機緣,不是因為有一份工作,是因為體會到多數人絕對陌生的道路,這條路上充滿責任,也佈滿意義。
投入寫作也有類似的心境,有時候不想錯過那稍縱即逝的感動,有時候就是知道這一刻的靈感明天就會消失在虛空中。
用餐經驗中,發覺很吸引人的主題概念餐館,他們有獨特的用餐文化,由於食物的特色和美味,客戶欣然接受餐館的用餐規矩。
有一家拉麵店只在晚上營業,不接受訂位,食客都很規矩的在門外簽字排隊,他們的連鎖店規矩一致,提供的飲食文化也一致,食客可以為了一小時用餐等候一小時。
從他們的經營理念領悟,只要堅守你的價值,就會有忠實的支持者,這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種互動頻率。
開店做生意要有中心思想,上班領薪水也是,說穿了,每個人一生都要堅守屬於自己的中心思想,可以汰舊換新,可是必須守住原則和方向。
說到中心思想,就不能不再提起閱讀,我深信人的中心思想可以在閱讀中被啟發,我也深信一個人的價值必須仰賴閱讀來不斷升揚。
說到閱讀,那個不再閱讀的可怕畫面就在眼前,我憂心被人性把玩的新世代人類,更憂心限制自己不再進步而且如影隨形的廣大人群。
人因服務他人而前來,人因奉獻天賦而入世,人也因靈性的驅動而知所成長,這一路無關安全感,也無關有沒有錢。
因為,在服務與被服務之間存在微妙的平衡,無關人的慾望,也無關金錢的多寡。
本著愛,本著喜樂,利他就是利己,存在就是圓滿。
(人類存在的神奇之處不只是為了存活,是找到可依存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