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向不是很會做筆記的人,可是聽到很有啟發性的話,會想方設法將之記錄下來。

這種感覺和閱讀異曲同工,閱讀最快樂的時刻是領悟,尤其當作者提出讓我的思考出現顛覆性的領悟時,我會豪不猶豫用螢光筆做紀錄。

過了一天,今天如何能不同於昨天?今天這可支配的這十多小時如何高效率的運用?結論是我今天領悟了什麼?我今天又成就了誰或什麼?我今天是否活得有意義?

同樣的想法,在不同的歲數就有完全不一樣的做法,因為時間的定義不相同了,因為時間的急迫性不一樣了。

很久以前的某一天,我很認真的聆聽柯維大師的演講,他在演說中說了一句引導我深思的話,我隨即一字不差的把他所說的內容記錄下來。

他說:「Ask yourself: Am I using my time in the wisest possible way ? 」,當年,你問我為什麼這句話對我來說如此的重要,我的回答可能是直覺。

 

這句話的意思是:「問你自己,我是否用了我所能使用最明智的方法來支配我的時間?」。

從話裡面挑出最重要的文字,我相信你和我有一致的看法,就是明智,而且必須是最明智,可是讓我領悟至深的除了明智之外,是明智後面出現的那個「possible(可能的)」。

畢竟,我們最常犯的錯就是把最好的可能搞成最不可能,我們把智慧放錯位置,我們錯把最容易的可能搞到最難善後的可能。

各種可能性都存在,可是為何我們誤判事情的重要性?又,為何我們相信所不該相信?

當初毫不猶豫記下這句話,隱約感覺到自己必須深入這句話的意涵,隱約知道這句話將引領我不斷進階。

柯維大師的智慧不斷帶領我攀升,在他進行這段話的演講中,他讓現場聽眾明確辨識「Prioritize your schedules」和「Schedule your Priorities」,永遠能夠讓後者取代前者,就是他所謂的明智的最高級。

 

何謂「Prioritize your schedule」,就是我們每天都會做的,把當天的行事曆排入行程,最好是該做的事情都能在最有限的時間內完成。

排出優先順序不會是問題,真正的問題都在schedule,因為schedule裡面有人也有事情,經常從結果論回溯,我們不但把時間安排給不對的人,也把時間交給沒意義的事情。

柯維所教的重點就在那個possible,身為人,最容易犯的錯就是意識範疇內的是非對錯,這裡面的主觀和好惡正是讓我們不斷體驗痛定思痛的罪犯。

重點來了,沒有犯錯,哪來明辨的能力?沒有經歷錯誤的時間投資,哪來規避犯錯的能力?

真正時間管理的功夫在「Schedule your Priorities」,也就是價值順序先行明確,這裡面包含義無反顧的隔離和取捨。

《初斷食》出版時,經常在為讀者簽書的時候寫「當斷則斷」,這裡所謂的「斷」當然是指斷食,唯獨早期對「當斷則斷」的領悟並無關斷食,而且後面還有「不斷則亂」,很重要的自我提醒。

 

撰寫本文的動機在時間,換言之,就是年紀,我從兩個面向來分析自己的觀點。

首先,如果到我這個年紀依然不會明智善用時間,那麼我真該很嚴厲的糾舉自己的價值順序,事實上,這件事情依然還有成長空間。

說到這,自己深感汗顏,生命旅程投資大部分的時間當好人,說穿了,是爛好人,是完全沒有產值的超級爛人。

因為顧形象,導致錯估人事物的舉足輕重,其實自己深知,這個好人在不少人的印象中早就轉成不好溝通的壞人。

另外一個面向,是我自己自問自答,問自己還有多少時間可以為自己活,意思是接下來應該留多少時間給自己。

每一回思考這個問題,理智總是要求我在利他和利己之間做出最理性的分配,唯獨最高意識還是送來「利他就是最完全的利己」。

 

自己做了簡單的結論,最卑微的利己就是走進大自然,騰出一段時間,沒有工作,沒有行程,放自己幾天的長假。

 

(關鍵不是為你的行程排序,是為你的價值觀排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