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母親去世的好些年前,在思考情境中出現令我感覺到恐懼的發生,我問自己要如何面對逐漸老化的父母親。

很多人和我有類似的生命劇本,就是和父母親住在不同的城市,我的個案相對特殊,不是開車或搭車就可以隨時去探望。

回想起和父母親見面的機緣,我總是以最珍惜的心境排除萬難的陪同,心裡面提醒自己每一次都可能是最後一次。

心中準備好,卻完全沒有準備好,我指的是永遠再也見不到父母親的那一刻。

突如其來的驚恐終於還是造訪,有準備好也好,沒準備好也好,無常的考題沒有時間表。

有時間表的計畫也可能準備不完,進考場是一種,上台做簡報是一種,準備好還不一定表現好。

 

是否準備好,對我來說是一種成熟指標,感覺沒準備好其實是根本沒準備。

考試所要測驗的是實力或是考前是否有準備,最鮮明的記憶是大學聯考現場的我,不是猛看書,就是在廁所鬧肚子。

因為沒實力,才需要在考前多背幾個單字,多看幾題考古題。

沒有實力的真相是平時沒用功,聯考制度再不公平也多少存在公平的衡量。

和有意願學習淨化養生的學員溝通,我的責任是把對方的意願拉到正確的動機位置,為自己做是正確的動機,為自己而改變是明確的動機。

是否準備好,出現兩種分類,準備好的說馬上開始,還沒準備好的說等天氣熱一點。

 

為身體的內在做努力當然無關天氣冷熱,說法再有道理,當事人試圖表達的終究還是藉口。

我的觀察結論是:有人隨時可以準備好,有人永遠無法準備好。

看到沒有勇氣站上起跑線的人,我看到一種當事人不會覺知到的事實,就是上癮。

有人對菸上癮,有人對酒精上癮,有人對於情色上癮,有人對於賭博上癮,上癮的人距離改變的起點好遠。

上癮者希望還有多一些享樂的機會,上癮者希望不要那麼快遠離這麼美好的安逸,上癮者希望這樣的舒適空間成為隨時可見的明天。

對於美食上癮是現代人很難啟齒的迷戀,寧可跟生命豪賭也不願意有一天脫離食物的人少說有八成,他們也是扛起健保給付的最大族群。

 

準備是一種心態,準備什麼聯結到價值觀,重視什麼就為什麼做好準備。

準備與否回歸平日的養成,《刻意練習》和《我比別人更認真》都提到十年和十萬個小時。

十年好長,可是缺乏練習的十年也過了好幾回,決定開始,才會累積出熟練的十年。

曾經思考是否問題在人格特質,人格特質除了基因因素,還有環境因素,而環境正是最需要我們刻意去經營改變的標的。

健康環境不易尋求,通常不在你家也不在你工作的地方,健康環境除了生活環境,還有你身體裡面的環境。

想像一個眾人一起為健康努力的環境,我深信很多人心中出現類似的願景,可是缺乏團結合作的機緣。

 

準備好的人都在,如何讓準備好的人緊緊扣住彼此,對照外在的誘惑和迷津,不能說沒有困難。

經歷第一階段的十年馬步,事實證明一個人準備好還不夠,需要更多準備好的人把樑柱撐起。

如果每個人都把私心擺前方,這個工程要打地基都有困難,我在某一刻領悟,必須設定下一代的覺悟為終極目標。

我們的任務是鋪路,想起必須要扛石頭翻山越嶺造路的工人,想起必須要鑽出一條山洞的鐵公路工程。

連結用心和用力,連結辛苦和痛苦,重點在有一個明確的目的地,但是你不一定看得到,就是知道值得全力以赴。

隨時都在準備,隨時也都準備好,隨時都把該做的事情做好。

 

(總是有準備,你就不需要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