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可以把自己的人生分成兩階段,就稱它上半場和下半場。

上半場尋找自己的定位,下半場聚焦經營自己的生命價值。

定位是和自己充分溝通後的決定,對自己夠了解的能看到自己天賦所向。

成就有兩種定義,一種自己認定,一種由後人來裁定,成功與否亦然。

以上觀點存在個人主觀成分,客觀部分由自己進入下半場的生命經歷來演繹。

 

旅行通常存在兩種觀點,一種是目的地,另一種是旅途中的景點。

到達目的地的時候多半累了,最回味的是相機內和記憶還很鮮明的景色。

登山活動存在另類的經驗,登上至高點的時候,忘卻路途中的辛苦和勞累。

人生旅程也像是一趟精彩的旅遊,只是目的地在哪通常無從認定。

不論爬多高或走多遠,方向的重要性勝過目的地的明確性。

 

個人生命志向源自於看懂身體的方向,身體的方向因身體的脈絡和立場而明確。

生命目標明確在於方向明確,對於深度斷食充分體會者明白這個道理。

身體因斷食而清出多少毒素無從定量,斷食最享受的是終點的感受。

斷食的過程可以解讀成辛苦,甚至痛苦,這是聚焦在過程的感受。

延遲享樂和以終為始最適合詮釋斷食,用另一種視窗看待辛苦的過程。

 

結合肝膽淨化和七日斷食成為一種養生美學,門外的評論都屬沒有意義的論述。

經驗就是經驗,沒有經驗就是沒有經驗,有經驗者何來接受沒有經驗者的評論?

做完一次肝膽淨化加斷食,身體發出深層的感恩,自己感到無比的暢快。

這一刻不要忘了對自己發出由衷的感謝,感謝自己的決定,感謝自己的努力。

想起過程中不能吃,想起喝特殊飲品的壓力,不要忘了路途的景觀成就了旅程。

 

每個人都要走到生命的中後段,什麼事情還沒做,什麼事情做得真是時候。

我們都有機會回顧自己的無明與無知,我們都有機會回溯自己的膽怯與懦弱。

我們都有機會看到自律的角色,我們都可能悔很從不給自律一個明確的落點。

可以很自律的,為何做不到?相信嗎?姑息自己從不重視睡眠開始。

悔恨的章節還是會出現,重點是多為自己寫一些自律的章節。

 

很多人告訴我他有斷食經驗,我總會回答沒繼續做下去就不是經驗。

好比很多人會暢談自己的豐功偉業,我總是想起建築物一夕崩塌的畫面。

 

(所有口述手寫的辭句中,最悲哀的就是「本來可以…… 。」
…美國詩人惠蒂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