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出現了事件,很重大的事件,需要很大勇氣去面對的事件。

有時候是病痛,有時候是親人離去,有時候是工作上的重大變故。

處理事件的過程必然辛苦,可是不一定從中理解自己的調適能力。

事過境遷,可以回到原來的自己,也有可能發現自己不再是同一個人。

我們或許從來沒有把事件看成考驗,可是事件多半是生命的提醒或召喚。

生命要提示什麼?真相是生命的考題要指引我們確認自己的歸屬。

 

每個人都經歷過尚未獨立的成長階段,那是依賴父母親或其他長者撫養的階段。

教養我們的長者可望進一步定義彼此的關係,這種成熟的觀點稱之為依存關係。

不是我擁有你或你擁有我,是我需要你而且你也需要我。

研究植物的科學家發現植物透過土壤進行營養調配,細菌扮演穿針引線的角色。

植物不是獨立存在,是集體存在,森林就是植物之間依存關係的最佳明證。

動物的群聚生活處處都有分工團結的表現,歸屬對動物來說是一種天性。

 

對於人類來說,歸屬亦不可或缺,可是人類賦予歸屬不同的定義和版圖。

從原住民的對照組,文明賦予人類的歸屬感截然不同的定義。

地球村的發展提供給人類更遼闊的歸屬意向,事實上地球村的存在源自於人類自由選擇的天賦。

所以是人類的天賦成就了人類與其他動物不對等的歸屬,人類有自由意志,人類有良知。

從靈性的角度,從人類的自由意志,每個人都有為自己定義歸屬感的自由。

歸屬感的真實性在自我認知,清楚自己存在意義的人找到自己真正的歸屬。

 

關鍵在自己和自己的關係,就是清楚自己是誰,清楚自己為何而存在。

人類終其一生都在為自己定義幸福,定義尚未明確之前就是搜尋幸福的過程。

幸福感的存在缺不了豐實的人際關係,最重要的人際關係是自己和自己的關係。

如果健康和幸福各佔三角形的兩角,另外的一角就是人際關係。

從依存關係去定義歸屬感,從自己和自己的關係去定義自己不可或缺的歸屬。

不認識自己的人不明確自己的歸屬,不愛自己的人長久流浪在不屬於自己的歸屬中。

 

不認識自己何其不可思議,卻又如實而且廣泛的存在,因為我們的存在被別人定義。

人類經歷無法自由選擇的成長過程,不小心延續了無法自由選擇的慣性。

在價格的環境中成長,缺乏價值的養成,可能就不會有自我價值的認定。

快樂乍隱乍現,幸福若隱若現,自由選擇價值經頓悟後形成穩定的人生觀。

我們永遠是群體的一分子,經由搜尋和碰撞,符合生命價值的歸屬就會出現。

做自己,認識自己,愛自己,經由成就他人而成就自己,發現歸屬無所不在。

 

心連心,價值連結價值,良知連結良知,人因利他而存在。

愛與勇氣,信與平靜,連結健康與希望,找到自己永不脫勾的歸屬。

 

(真正的歸屬是展現脆弱,同時經歷不舒服,和一群不需要犧牲(隱藏)你自己的人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