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學員對於養生的理路發出相見恨晚的感嘆,我總是回覆不會太晚,多半有這種心情的人都才四十來歲,我則是人生接近半百才因緣際會體悟到身體之道。我深信機運或意願都存在命運的定數,早個十年還不見得願意坐下來好好聽,早個五年很有可能連頭都不願意抬起來看一眼,我最熟悉的不是願意的眼神,是不願意的態度。

 

科學家透過同位素研究發現森林中樹木之間的營養分配,比較合宜的說法是生命要素的配給,媒介是土壤和細菌,這是一個共生大自然的基本圖像。如果樹有私心,如果樹可以選擇分配或不分配,如果樹有意願強弱之分,我們看不到大自然繁盛的樣貌。透過大自然的視窗投射到人類所營造的環境,我們和樹木最大的差異是可以選擇不迎合大自然,我們有權利拒絕接受大自然的洗禮。

 

創新一度是個備受讚賞的題綱,科技一直都是備受期待的趨勢,某個角度這是身為人很大的福報,某個角度則顯現逐漸遠離大自然的結局。養生的理路必須回歸身體大自然,身體就好比一棵大樹,它充滿了慈悲與大愛,它的意識中樞所顧及的是整體的平衡和協調。養生一旦背離了身體的思考就很容易偏離正軌,我們生活在一個大部分元素都遠離大自然的環境中,在養生的大方向之前,最大的阻撓居然是態度,導致我們失去健康的居然是隨身攜帶了一個大桶子。

 

早期,當女學員反應先生不願意配合的時候,我曾經就以「又來一塊鋼板」回應,當鋼板形成一種面相,當幾乎每個家庭都有這一塊銅牆鐵壁時,經驗告訴我必須尊重每個人的選擇,即使很清楚拆掉鋼板與否攸關他們未來的生命品質。十多年前一本《你的桶子有多滿?》即使提醒了真相,我們所看到的依然是滿桶水充斥的世界,我們不斷在面對提著滿水桶的人。

 

被老天爺教訓是人生旅途的中繼站,願意接受教訓就是教訓,不認為那是教訓就不是教訓,可能還會有更大的教訓。我是被教訓過的人,因為曾經是桶子內裝滿水的人,曾經是前輩們怎麼說都聽不進去的人,曾經自我形容是拿著鋼板壓自己腳的人。我所謂的機運可能就是被教訓後的覺悟,可能是谷底翻身後的全新視野,有一種必須隨時都把桶子清空的覺知,有一種必須要謙卑受教的感知。至於機運未到的人,總是提醒身旁的人給他時間,期許他的教訓課題早點來到,不要等到的又是一齣來不及的劇本。

 

你是鋼板一族嗎?你身上的桶子總是滿水嗎?那是身段嗎?還是一種無法拆解的武裝?一定會有揭曉的時候,這些包裝一定會有拆下來的時候。

 

(兩個面向為你下定義,其一是你怎麼對待他人,其二是你怎麼讓別人對待你。)